為落實最高人民法院周強院長加強裁判文書質量研究,服務和推動人民法院工作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指示,基于第二批政法隊伍教育整頓期間的裁判文書質量評查工作的階段性要求。自9月以來,中國應用法學研究所在東營組織召開“加強人民法院裁判文書研究暨全國法院2021年度應用法學服務司法實踐研討會”后,2021年12月2日,中國應用法學研究所邀請了來自立案庭、各刑事審判庭、各民事審判庭、環資庭、行政庭、審監庭、知產庭、研究室、審管辦等單位的法官代表,召開了“人民法院裁判文書理論研究工作座談會”。
會議由中國應用法學研究所副所長李玉萍主持,以專題發言、自由討論和專家點評等形式,圍繞加強裁判文書質量研究展開研討。各部門共16位專家代表,分別從實務部門和理論不同角度發表了諸多的寶貴意見。會中重點圍繞“加強裁判文書說理性”和“推行裁判文書繁簡分流”兩個方面展開,取得一致共識,如強化裁判文書說理,繁簡分流是重點,對簡單案件推行要素式、令狀式與表格式樣式,充分利用全流程、無紙化辦案平臺,推行 20 種案由起訴狀和所有裁判文書自動生成,擴大文書糾錯系統的應用覆蓋場景等;對疑難復雜和新類型案件加大辨法析理力度。
姜啟波所長對會議作總結,他指出:
第一,堅持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導,扎實開展工作。2014年1月7日中央政法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錯案的負面影響足以摧毀九十九個公正裁判積累起來的良好形象。執法司法中萬分之一的失誤,對當事人就是百分之百的傷害。”而隨著司法裁判文書公開制度逐步深化,越來越多的案件開始接受“曬太陽”的考驗,司法文書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司法公信與司法權威,我們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習近平法治思想,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堅持依憲治國、依憲執政,以人民為中心,建設高素質的法治工作隊伍,打造高質量的司法裁判文書。
第二,切實加強裁判文書理論研究工作。裁判文書理論研究的進一步深入,是周強院長在7月黨組會上要求的重點工作,同時也是司法公正實現路徑中的最終載體,堅決杜絕老生常談式的形式主義,或者因為案多人少等客觀因素,就忽視裁判文書寫作質量。
第三,構建統一的裁判文書寫作規范。首先是形式方面,要收集和統一各處通行和習慣性做法,比如類似“本院認為”之后用逗號還是用冒號等細節問題,避免一庭一規則,甚至一人一規則;其次是內容方面,好的內容,就是簡潔樸素又能說明深刻道理的內容。既要考慮不同類型案件裁判文書的特點,也要考慮不同審級法院裁判文書的特點。最終匯總的這套規范也應該應用到“電子糾錯系統”中,進一步降低遵循規范所需的注意成本,使之更深度地滲透到日常裁判文書寫作中。
第四,持續提升法官裁判文書中的說理水平。具體而言包括:依法說理,要求把抽象的裁判規則、法律條文能夠用樸素、生動、準確的語言表達出來,應該力求做到讓法官和老百姓都能從文書中獲取到他們所需的信息,而不是單純為了專業化就寫得晦澀難懂,也不能為了接地氣而舍棄掉法律本身的邏輯和規范;依證據說理,法官應該闡述為什么采信或不采信某個證據,而不是深不可測的“黑箱子”;就案說理,天下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也沒有兩份相同的裁判文書,應該根據個案具體情況展開說理;最后要注重說理的規范性,既要避免說理不深不透,又要防止無病呻吟或任意發揮。
(供稿人:周伯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