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應用法學研究所
最高人民法院信息中心
承辦單位
藍海現代法律服務發展中心
媒體支持單位
人民法院報
人民法院出版社
本次征文活動自開啟以來,得到了來自全國十三個省、四個直轄市、二十五個市縣的法院、企業、高校的熱情支持。在匿名評審初選出60篇入圍文章后,經定評專家認真評選,評出特等獎1名、一等獎2名、三等獎10名、優秀獎20名。
評分規則
初評
評分采用十分制,從以下幾個角度進行評分:
(1)密切聯系智慧法院建設主題,探討智慧法院的建設案例或者建設方法等內容;
(2)材料翔實,分析論證充分,邏輯嚴謹,具有較高的實踐參考價值;
(3)結構完整,層次清晰,注釋準確,語言流暢,文筆精煉,體裁、字數符合要求。
〖案例報告〗將已實施的智慧法院項目經驗制作成案例報告(要求項目必須上線運行,有數據和用戶評價),提倡使用一手數據,并闡述數據調研方法、調研數據、樣本數量、有效問卷的數量并保證數據的準確性。
〖論文〗可以論述智慧法院的建設方法和路徑,也可以介紹法院智慧化建設的創新與成效等。文稿應當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客觀分析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總結已有的建設路徑和未來的就智慧法院建設的具體方法、現行項目建設完成后的效益評估等方面問題展開敘述。
定評
所有評審專家對進入復選的論文或案例報告進行評分,評分同樣采用十分制,重點考核要求除了在初評階段要求以外,還需考慮:
(1)在理論上有創新、在實踐上有指導意義;
(2)在智慧法院的建設方法和路徑、創新與成效等深層次問題上有建設性探索;
(3)能為未來智慧法院建設提供支撐和智力支持等。
定評專家委員會組成人員
蔣惠嶺 中國應用法學研究所所長
許建峰 最高人民法院信息中心主任
何 帆 最高人民法院司改辦規劃處處長
張吉豫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未來法治研究院執行院長
傅郁林 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智慧法院”征文獲獎名單